close

06.05.2008 魯迅的故居「紹興」。

對於兩位「擅長」品酒的德國團員們,以「紹興酒」聞名的紹興鎮怎能不在行程中?!因此,三個人一大早就和杭州say goodbye,前往紹興。

如果要幫「紹興」評分,我想我會給個八十分。但就「專業導遊小姐」的角度來看,花費一天已足夠。紹興城吸引我之處就在於,在快速改變的腳步中,依舊深具古味。仍舊可以看見一整片的古式平房建築,掛著燈籠以及古式招牌。
不過,就現實面來說,這城鎮之所以能維持這個樣貌,也應歸功於魯迅這個「中國近代最具代表的作家」。我一直覺得,中國近代文學非常迷人,或許是因為白話文的淺顯易懂,同時作品背後顯現的時代背景及歷史意義更是吸引我。這是我選擇紹興的原因。老實說,我並不喜歡這些文學家被歸類成「親共」或「反共」,我認為魯迅作品中的諷刺,是他對大時代的不滿、對困苦老百姓的同情,並不代表他支持共產黨。而另一個例子是胡適,正因為他也來到臺灣,因此也就被選了邊,這似乎都超出了文學作品該有的臨界。



〈孔乙己〉
還有多少人記得這篇作品?那個「偷書不是偷」的辛酸角色。盡責的導遊小姐試圖要告訴兩位老德,古代的科舉制度以及這些「讀書人」是如何汲汲營營於功成名就,又有多少人讀了一輩子的書換來的卻是悽慘落魄。孔乙己是否就是最佳例證。
暫且拋下這些歷史沈重的包袱。在魯迅故里的周圍,四處都有打著「正宗」「咸亨酒店」的飯館。沒錯,就是〈孔乙己〉中,故事主角最愛的飯館,那個可以坐下來喝杯黃酒,來盤豆子做配菜的地方。我們也不能錯過,既然來了,想必也該故作風情一番,來碗黃酒,配上一盤臭豆腐。附帶一提,兩位老德被「stinky tofu」給嚇壞了,之後每每在點菜時,總是不忘提醒「no stinky tofu plz!」。
咸亨酒店的擺設很具小說的風味,特別是牆上那「孔乙己 欠十九文錢」真是深得我心。
咸亨酒店的一桌菜


店內擺設


魯迅的老家


是印有國父的古董盤(假的吧?!)


面對人口爆炸,到處都有的節育宣傳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OURAGER 的頭像
    COURAGER

    勇氣人

    COUR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