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The Things They Carried

好像是被書皮上的宣傳文字吸引吧,「什麼樣的故事,能讓書店呼籲讀者一生必讀,讓三百萬人口的城市一起閱讀,使媒體驚呼這是未來同類文學不能超越的作品。」

這是一本講越戰的書,但不是一本講著轟列戰爭中,高貴的人性,甚至是淒苦美麗的愛情,作者講得只有現實,戰爭中最真實得狀態與人性,這或許就是它不可超越之處。

負重,每一位參戰軍人帶著上戰場的東西都不一樣,有鎮定劑,有漫畫書,有聖經,還有女友的絲襪,代表著每一個人的信仰,興趣,喜好,甚至是恐懼。

這不是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,太多的篇章像是作者書寫到一半又再度浮上心頭的回憶,但是一本好書,篇章穿插的巧妙,看起來就像一個完整個故事。

說是負重,更像是如釋重負,這本書像是作者的懺悔文,讓他把敢講的不敢講的,把想遺忘的想記起來的,把生的把死的都一併透露。這種真實很震撼,故事中在戰爭的主角不像是電影,傳統戰爭電影每位主角將國家忍辱背在肩上,為國家為人民作戰的榮譽,故事中的主角們更像是那六零年代的犧牲者,去了戰場,學習戰爭,學習死亡。更多的時候,在這本書內,當看完一個篇章,會讓人不禁歎一口氣,原來很多犧牲其實輕如鴻毛。

我很喜歡主角在參戰前的自白,那種不知為何而戰,但卻沒有勇氣說不的不由衷,那段他想逃去加拿大,又是怎麼樣碰到智慧老人,又是如何回到家鄉到了越南叢林,內心的糾結與掙扎寫的真好。

這段逃兵篇章與整本負重呼應,戰爭改變了生命,從越南戰場帶回來的不只有責任榮譽勳章,更是內疚傷痛與一輩子難以抹去的惡夢。

「我掠過我自己的歷史表面,快速移動乘著刀下的融冰,旋轉打轉,然後我高跳入黑暗之中,落到三十年後的今日,我才發覺,歐布萊恩也在已故是挽救小歐布萊恩的生命。」

戰場上他的負重轉化為文字,都說文字是有生命的,文字也救了作者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COURAGER 的頭像
    COURAGER

    勇氣人

    COUR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