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e welle.bmp

Die Welle,浪潮,一場變質的教學。

人都怕孤立,因此不斷地追尋歸屬感。家庭歸屬感、同儕歸屬感甚或社會歸屬感。我們都怕被排除在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圈外,因此一次又一次的磨掉屬於真實自己部分的稜稜角角,好讓自己剛剛好地安插在那整齊排列的框架中。

然而,落單的個體呢?看著身邊的人逐漸成為不同有機體的一份子,找到歸屬感也找到了支持有機體運作的需求與被需求模式,而自己卻像失序的個體,在一個個有機體旁環繞卻沒有機會融入。電影中Tim正是被這樣的孤立無緣謀殺。在他的青春期生活中,沒有家人關懷、沒有朋友陪伴,為了成為團體的一員,他可以不顧法律制裁不計代價獻祭(毒品)。因此,當這修習門「獨裁課」的同學被強制地歸在同個團體中時,他終於擠進了一個看似真實其實虛偽的圈子中,找到其歸屬感。制服、口號、圖騰,更重要的是朋友及價值,他從這個團體中得到長久以來沒有的關懷,找回了在有機體生活供需的價值,他重生了。

「獨裁有可能再出現嗎?」這是本片的核心問題,而Tim就是最好的答案。當他認為失序的人生終於被一股力量導向正軌時,殊不知自己正走向極致的出軌邊緣。他隨波逐流地跟著這股浪潮前進,無條件地服從與付出,享受著結合所帶來的力量,自己甚至不再這麼渺小。

這股浪潮是一齣悲劇,而這齣悲劇早已上演過。當電影中學生們為了希特勒獨裁所犯下的過錯爭論起「愚蠢的納粹」、「愚蠢的東德新納粹」時,我也不禁想著,這樣的歷史責任甚或歷史包袱究竟會存在多久?試想,這樣的電影若抽調德國納粹的背景仍舊能否成立?由於冷漠的社會造就太多的孤獨個體,在急於擺脫下,往往成為找不到核心價值而聽命行事的犧牲品。這本屬一個存在於每個社會的問題,卻仍然無法逃過被放置在「德國納粹歷史」的框架下,是否正是歷史包袱。

除去個人內心對於負起歷史責任與拋下歷史包袱的拉扯,這部將人們內心對於孤離的深度恐懼表現地淋漓盡致的電影,絕對值得一看。

btw, 我還是不喜歡臺灣的翻譯名稱「魔鬼教室」,說到底老師只是這場悲劇的觸媒,而不是魔鬼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URA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